从抵押贷款的悄然变化看数字金融发展——以16家银行机构抵押贷款情况为例

新时代,随着金融数字化转型加速发展,曾作为银行主要信贷方式的抵押贷款整体规模呈现缩减趋势,特别是中、短期贷款多趋向于信用贷款,但在一些机构中仍然占比较高,抵押登记仍被作为第一位投放决定因素。为寻求原因,人民银行阜新市分行对16家银行机构2018年以来抵押贷款办理情况开展了调研。结果发现:抵押贷款在不同机构间的分布不尽相同,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四大国有银行原本占比不高,近年来办理得更少,而在法人机构却依然备受“青睐”,原因是国有大行数字化转型程度高,能为信用贷款提供更多数字支撑和多元化综合性金融服务,还可以尽可能地降低金融信贷风险。

 

抵押贷款涛声不再依旧

从调研情况看,抵押贷款规模整体出现两极分化趋势。一方面,国有大行抵押贷款规模越来越小,特别是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信用贷款增幅较大。截至2023年末,上述四家国有大行对公贷款余额为189.91亿元,其中信用贷款占比高达86.49%,比2018年提升了4.51个百分点。而抵押贷款占比仅有2.54%,平均抵押率相对较低,始终保持在50%左右,其中工行、建行当年新增抵押贷款的平均抵押率都在45%以下。另一方面,地方法人机构抵押贷款仍然较多。2023年末,辖内四家地方法人机构对公贷款余额796.51亿元,整体以抵质押和担保方式贷款为主,抵押贷款占比60.88%,平均抵押率高于四家国有大行。
 
分析认为,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国有大行在商业模式探索和风控手段上持续创新,率先开展了基于企业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等数字资产的精准画像,能通过金融科技手段综合考量企业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长远潜力,能以信用方式为企业提供金融活水,且不良率也比较低,仅1%左右甚至更低,明显比传统抵押贷款的风险要小得多。例如,建行、中行等机构通过数字评估,可对客户未来的现金流进行预测、监督和控制,将企业经营情况,即企业第一还款来源作为贷款投放的首要决定因素。
 
相较而言,采用抵押形式获得又贷款的企业多是较难进行数字画像企业,银行无法通过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进行准确的风险评估,依靠抵押是不得已但抵押物又存在估值下降、处理困难等问题。所以,从发展趋势看,随着数字金融的发展,或许信用贷款能成为银行信贷的主要方式。 
 

信用贷款发展空间广阔

人民银行阜新市分行联合金融机构共同组建金融服务管家团队,“一对一”“面对面”推介数字金融产品,赋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信用贷款与抵押贷款,究竟谁更胜一筹?答案的关键在于数字金融的发展,谁先掌握打开数字金融的“钥匙”,谁就可以争取到优先发展的机遇。
 
调研了解到,四家国有大行条件优势明显,数字化转型正有步骤、分阶段、系统性持续开展。如工行率先推出“数字工行(D-ICBC)”品牌,创新研发人才贷、积分贷等产品,以数字金融赋能数字产业平台建设,创建了服务专精特新市场的金融赋能平台;农行对普惠金融业务模式进行深度重构和全面再造,推动小微企业信贷服务向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持续完善“农银e贷”线上产品体系,结合当地特色的“e贷”产品正由点及面外延扩展,展现出勃勃生机;中行推广“惠如愿”APP和小程序,为线上测额、贷款申请、资讯获取、资源撮合等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为评估和风控进行数字赋能,尽职免责、考核机制等配套制度相对全面,信贷前端“敢贷”、后端“无忧”的良好局面日趋形成;建行依托“双子星”“惠懂你”等企业评级平台构筑数字生态体系。
 
分析认为,地方法人机构的短板主要是数字化转型程度不高。在信贷逻辑、风控标准、问责制度等因素影响下,一些地方法人机构由于规模相对小、金融科技相对投入少,导致数字化转型较慢,目前还不能完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纯数字”信用贷款。随着中小银行改革化险的深入开展,地方法人机构需要统筹风险防范与稳健发展的问题,需要以“数据加持”推动信贷模式创新和风控能力不断改进。
 
从发展趋势看,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做好“五篇大文章”,其中,数字金融具有运用技术手段为中小微企业和各类社会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的优势,对提升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数字金融市场规模占全球比重15.6%,位居全球第一,体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数字金融不仅改变了繁琐的人工操作、纸质传递等流程和信贷服务模式,还能更好地识别潜在风险。金融机构正处在巨大IT架构变革与紧迫数字化转型时期,银行需要做出及时、积极和果断的应对。显然,四家国有大行的步子迈得比较快,而地方法人机构由于创新探索力量不足,在组织、技术、应用等层面都面临着内部协同、人才供给、业务融合等持续性与结构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未来发展。
 

系统联动做好数字金融

 
数字金融发展是个系统工程,数字技术是数字金融的神经网络,正在重构金融体系的服务方式、运用模式、行业范式。对金融机构而言,发展数字金融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无论地方国有大行还是法人银行都需跟上时代步伐,加快数字化转型,以数字金融赋能信贷方式转变。调研中发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地方法人机构数字化转型缺乏必要的条件,在组织战略、资源投入、技术融合、数据治理等层面都有不足,短期内实现“弯道超车”也不太现实。目前看,将科技力量赋能于经营和管理的全领域、全流程,大到发展战略、市场定位,不但需要因势而动、加大投入,从制度、技术、市场和文化等方面进行综合施策,而且需要争取更多政策、技术支持,实现“平台”联动、“优势”共享。
 
推动数字金融均衡发展势在必行。首先,要树立“普惠”“共享”理念,以大带小、让大行和小行真正联动起来,鼓励和支持领先的国有大行向同业输出科技系统、数字产品和人才技术等购买服务,以市场化机制赋能金融业大力发展数字金融,实现供需与相关数据方的联动。其次,地方法人机构应强化“业技融合”,基于自身发展战略和重点客户需求优化投入,从区域发展特色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出发,打造“特色立行”的核心业务优势,在应用服务上突出“普惠小微、零售转型、产业融合”,建立数据要素驱动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着力提升产品服务能力和业务经营水平。最后,要坚持全面发展。数字金融始于数据、兴于技术、成于制度,不仅要在技术上持续攻关,也要在管理制度、法律环境上进行配套优化。应系统性推动隐私计算的应用场景设计与相关平台建设,实现数据在多主体之间安全共享和交换,促进数据价值的有效释放;加快建立健全数据资产化、数据资产资本化的制度机制,推动数据从可计量资源向货币资产、可增值金融资产转化,进一步放大数据资源的规模和价值。
 
源:中国金融家杂志
 
 
声明:此公号(ID:GuopeiInstitute)发布内容和图片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首页    行业资讯    从抵押贷款的悄然变化看数字金融发展——以16家银行机构抵押贷款情况为例
新时代,随着金融数字化转型加速发展,曾作为银行主要信贷方式的抵押贷款整体规模呈现缩减趋势,特别是中、短期贷款多趋向于信用贷款,但在一些机构中仍然占比较高,抵押登记仍被作为第一位投放决定因素。